中国煤炭网 - 煤炭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新闻 | 政策新闻 | 生产新闻 | 运销新闻 | 进出口新闻 | 企业新闻 | 安全新闻 | 资源新闻 | 国际新闻 | 市场分析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专家论坛 > 国发2号·访谈|徐佑林:培养人才攻关煤炭产业“卡脖子”技术
4.biz | 商业搜索

国发2号·访谈|徐佑林:培养人才攻关煤炭产业“卡脖子”技术

信息来源:coal123.com   时间: 2022-03-06  浏览次数:23

  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了新时代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这是国家对贵州发展的重要支持,更是贵州发展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对此,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徐佑林深有感触,“自2012年国发〔2012〕2号文件发布实施以来,贵州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对于贵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徐佑林说,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了新时代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新时代国家赋予贵州的新使命,体现了国家对贵州的期望,也是贵州未来努力发展的方向。

  他认为,贵州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煤炭产业发展事关全局,对区域经济影响极大,而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煤矿智能化开采。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贵州煤矿智能化开采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采矿工程专业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徐佑林针对贵州煤矿智能化开采和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是为贵州培养智能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是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新工科专业,也是贵州理工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升级优化和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实践。

  “中国矿业大学于2018年9月在全国率先成立智能采矿特色班,首届毕业生已于2021年6月顺利毕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徐佑林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矿业工程学院将积极申报智能采矿工程专业,为贵州智能采矿培养人才,保障贵州煤炭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

  二是致力于学院产学研服务平台建设,服务于贵州省煤炭经济的发展。

  徐佑林说,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将抢抓全省煤矿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十四五”规划引领学院的战略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全面发展。奋力实现教学、科研、产业、党建全面发展,发挥唯一省属理工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优势和区位优势,整合全国教学、科技资源,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实用技术特别是“卡脖子”技术上取得突破,从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上全面服务贵州煤炭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教学,实现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将矿业工程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现代产业学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编辑 胡岚

  编审 王璐瑶 施昱凌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煤炭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