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燕赵都市报
截至3月31日,黄骅港煤炭港区煤炭卸车、装船年累计分别完成5245.7万吨和5192.9万吨,装卸量均实现首季“开门红”。
据介绍,今年以来,黄骅港煤炭港区持续将能源保供作为重中之重,狠抓装卸组织、疫情防控、安全环保等工作,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深度运用5G、北斗等先进技术,稳步推进智慧排产、协同智能化等项目,进一步释放翻堆取装智能化效能,作业效率与安全稳定性稳步提升。针对资源不足实际情况,滚动实施设备大型维修计划,故障影响时间同比降低64.8%。深入推进安全环保警示月、安全生产大讨论活动,安全环保形势稳定受控。以“区域协同”为工作主线,强化与铁路、销售、船公司等一体化单位协同,铁路对重排空未受恶劣天气影响,船货匹配度得到有效保障,船舶排压载水时间同比缩短14.6%。积极协调沧州海事局,充分利用散杂货泊位和三四期泊位进行待泊,累计组织待泊作业133艘次,可增加煤炭作业量70.4万吨。成功组织5万吨级重载双向通航,并开展套泊作业2次,为进一步提升船舶周转效率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黄骅港煤炭港区按照地方疫情防控要求,迅速组织各单位做好最优人员调配集结,统一进入港区封闭管控,封控期内追补年度欠量51.7万吨,3月下旬连续10天装船量达到70万吨。期间,单日装船量完成81.4万吨,日装船量创年内最好水平,并将夜班装船纪录刷新至47.7万吨。目前,黄骅港煤炭装船量继续领跑我国港口行业,充分发挥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