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报
山西省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发布消息,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即日起,将太原市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区域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燃用高污染燃料设施,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有效期5年。
坐拥丰富的煤炭资源,太原市此时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有何重要意义?对其他城市来说,设置禁燃区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情况?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通过设置禁燃区,实现减污降碳双赢
记者了解到,太原市禁燃令中的高污染燃料包括,煤炭及其制品(包括原煤、散煤、煤矸石、煤泥、煤粉、水煤浆、型煤、焦炭、兰炭等);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非专用锅炉或未配置高效除尘设施的专用锅炉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
此次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为太原市区(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西山白家庄矸石热电厂、山西双良鼎新水泥有限公司、太原狮头水泥有限公司及保留的燃煤热源厂除外),包括城六区、综改示范区(太原市区范围)、中北高新区、西山示范区。
太原市为何会在此时出台“禁燃令”?2022年,太原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1天,同比增加17天,但是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仍然倒数第九。
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政府在去年提出,到2023年,太原市、临汾市要退出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此次将太原市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止原煤、散煤、型煤等作为燃料使用,将有效推动太原市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减少燃煤引起的空气污染,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做出贡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温华告诉记者。
“设置禁燃区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散煤的使用。”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记者,“在经过多年减煤降碳的努力,PM2.5有组织排放已经控制得比较好了,现在设置禁燃区就是为了啃下无组织排放这个大气污染防治‘硬骨头’的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设置禁燃区,调整产业结构,为未来实现‘双碳’目标打下基础。”
稳妥地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型
“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彭应登指出,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划定禁燃区的城市有很多,北京、天津等城市在这方面都走出了各自的比较独特的经验。“相比这些城市,太原市的禁燃区方案显得更加稳妥。”
作为产煤大省的省会,太原市对煤炭的依赖度一直居高不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曾指出,太原市煤炭消费减量工作推进不力。
对此,太原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减煤工作。
2021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2020年同期增长13.1%。仅仅用了一年,到2022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就取得了比2021年同期下降15.2%的成绩。到2022年9月完成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相关整改任务的验收。
但对于能源结构严重依赖煤炭的太原市而言,减煤的道路依旧坎坷。
根据NRDC的山西减煤路径分析报告,除了经济复苏驱动煤炭消费需求增长外,山西省还承担着煤电外送的任务。“十三五”期间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煤炭消费用于外输电力和焦炭生产,外送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增加全省减煤压力。
而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承担起替代煤炭的重任。
2015年—2020 年,山西省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从14.7%增长至33.8%,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重从5.6%增长至11%。但面对旺盛的新增用能需求,可再生能源显得杯水车薪。
报告指出:“太原作为省会城市,GDP总量大、增速高;煤炭消费总量处于中等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位于全省倒数,改善压力大。”
“可以看到,此次太原禁燃区的划定,有一些‘开口’。比如,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西山白家庄矸石热电厂、山西双良鼎新水泥有限公司、太原狮头水泥有限公司及保留的燃煤热源厂等。”彭应登指出,“这些企业的燃煤量超过太原市城市煤炭消耗量的一半以上。这样设置,既保证基本民生,也相当于减少了将近一半的煤炭消费量,相对比较稳妥。”
彭应登指出:“此次划定禁燃区只是太原市能源结构转型的第一步。要真正解决高污染燃料,还需要向以上的企业开刀。但短期内,受限于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供应量不足等问题,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本地的禁燃区方案
事实上,“禁燃令”对很多城市来说并不陌生。为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国多地已经开始划定并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天津市自4月1日起,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将禁燃区分为Ⅱ类禁燃区和Ⅲ类禁燃区。
Ⅱ类禁燃区内禁止燃用国家高污染燃料目录中的Ⅱ类燃料组合(除单台出力大于等于20蒸吨/小时锅炉以外燃用的煤炭及其制品;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Ⅲ类禁燃区内禁止燃用国家高污染燃料目录中的Ⅲ类燃料组合(煤炭及其制品;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非专用锅炉或未配置高效除尘设施的专用锅炉燃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
山东省济南市自4月起,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将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且取暖设施稳定运行的区域划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济南高新区保持全域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要求不变,其他区县(功能区)将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且取暖设施稳定运行的区域划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济南市高污染燃料参照Ⅱ类(较严)执行,即除单台出力大于35蒸吨/小时的锅炉(锅炉容量适当调整)以外燃用的煤炭及其制品(包括原煤、散煤、煤矸石、煤泥、煤粉、水煤浆、型煤、焦炭、兰炭等);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
记者也关注到,早在2020年,北京市80%的区域就建成禁燃区。除国家规定的高污染燃料外,北京市还将“除用于生物气化利用外其它加工成型的生物质燃料”等列为高污染燃料。
“天津市的禁燃区政策更为精细,北京市更加严格,济南市更加循序渐进。”彭应登指出,这些城市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地的禁燃区方案。“相对来说,太原属于稳健推进型。”期待太原能够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煤炭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