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网 - 煤炭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新闻 | 政策新闻 | 生产新闻 | 运销新闻 | 进出口新闻 | 企业新闻 | 安全新闻 | 资源新闻 | 国际新闻 | 市场分析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进出口新闻 > 淮北工业博物馆,穿越时光,在钢铁与煤炭中,寻找一座城市的记忆
M.biz | 商业搜索

淮北工业博物馆,穿越时光,在钢铁与煤炭中,寻找一座城市的记忆

信息来源:coal123.com   时间: 2025-11-19  浏览次数:2

  淮北工业博物馆可以说是淮北最上镜、最接地气博物馆之一,这里由1969年建成的火力发电厂旧址改造而成,保留了许多老厂房的建筑和设施,观众展品以退役的工业实物为主,拍出的照片自带工业风和怀旧气质。当然,这里也是涨知识的好去处。

  淮北有“煤城”之称,早在唐代这里就发现了可燃烧的“石墨”,到了明清更是“遍地皆煤”,宋朝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煤炭的朝代,展板上,苏轼写过的《石炭歌》生动描述了煤炭发现前后的巨大变化。

  淮北不止有煤,绝佳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这座城市自古就产美酒。淮北位于北纬33°黄金酿酒带,自隋朝开凿运河后,漕运让濉溪酒“开坛十里香”,酒业的繁华延续至今。

  一个个单元走下来,会发现淮北真是一座宝藏城市——宋金时期,煤炭烧出的彩白瓷顺着大运河远销到江南,如今展柜里的破碎瓷片在千年之前是完美的瓷器,是地地道道的“淮北特产”。

  展馆详细介绍了淮北煤矿的发展史,经过了清代的繁荣后,“收回煤权”的抗争主要围绕当地烈山煤矿展开,从清末民间保矿到工人争权,再到民族解放,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后,烈山煤矿终于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老设备静静陈列馆中,锈迹斑斑的它们当年都是战斗在一线的“主力军”,如今身上的沧桑痕迹不是退役后的落寞,是它们的“来时路”。

  登上红色复古公交,车内的座椅等设施还原度极高,让人秒穿80年代,仿佛坐上了时光快车。

  “猛虎掘进队”的铜像让人想起当年的大庆精神,铜像中的工人扛着钻机,斗志昂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这样的精神也正是淮北工人的热血底色。

  馆内不仅可以近距离看老设备,还可以走进井下,在复刻的矿井巷道中当一回矿工,未必能感同身受当时工人的艰辛和危险,却可以大致了解采矿工作的环境。

  头顶轨道上,几节矿车静静悬停,黄色灯光调得像井下的微光,它们曾载着满车乌金穿梭地下,如今则沉淀着记忆静静停靠在时光里。

  上世纪50年代的绿色钻床可以说是馆内的镇馆之宝,它生产的“矿用截齿”能“啃”下最坚硬的煤层,是工人们最得力的工作助手。

  几十扇老式木窗拼接成的百窗墙是出片的好地方,有的窗户上贴着福字,有的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往日家庭生活场景,小小细节让人在工业硬核里也能感受到人间的烟火柔情。

  钢铁不再冰冷,淮北工业博物馆里没有高冷的历史距离感,过去的时光仿佛触手可及,这里不仅是工业遗产,更是淮北这座城市和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记忆珍宝。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煤炭网证实,仅供您参考